指尖上栗2017-02-17
《文化上栗》之傳統小吃篇
傳統小吃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往往是一個地區的重要“代表”,是游子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它不僅僅反應了當地的傳統美食文化,還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情愫。
本欄目由上栗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推送
東源紅薯酒
前言
東源流傳三寶“茶油洗腦,土雞當飽,紅薯酒洗澡”的說法,這是對東源土特產真實的寫照,東源紅薯酒可謂歷史悠久。
80年代以前,東源人每家每戶都會種很多紅薯,幾乎是漫山遍野都是紅薯。農歷九月開始收獲,場面頗為壯觀:有的用蘿筐挑,有的用土車子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齊上陣!到農歷十月后,除了留著食用或做豬飼料外,大部分用來釀酒,家家戶戶都會釀,競賽般比口味比顏色比產量,相互幫忙、相互品嘗。
釀酒的過程真有意思,也非常簡單。先把紅薯洗得干干凈凈;再放進大鐵鍋里煮熟或放在大酒甑中蒸熟;
然后倒入大木桶里或干凈的地面上搗爛,待冷卻后拌入中草藥與稻谷粉做成的酒曲,最后放入陶瓷缸中封口發酵。一個月后,即可蒸酒。
酒的味口和出酒率與每道工序的細節都有關系,其中灑曲是關鍵,各家各戶的灑曲都有自己稍有不同的灑曲秘方,也決定了各自獨特的引以自豪的紅薯酒。
紅薯酒不像一般白酒那么濃烈,酒精濃度可根據需要,控制在15一35度之間,其味道帶有紅薯味淡淡清香和甘甜,口感非常好,喝起來很淡很舒服,在不知不覺中讓人醉意綿綿,但只要是純正中草藥酒曲釀的紅薯酒,即使喝醉了,既不會頭痛,也不會口渴舌燥,只是醉意朦朧。
逢年過節或辦紅白喜事,東源人都喜歡用自己的土酒“紅薯酒”來招待客人,特別是春節,初一日一大早就開始各家各戶相互拜年,熱鬧非凡!每到一戶客人和主人一起就吃著紅薯片,麻片,凍米糖,要喝四杯紅薯酒,意謂著新年吉祥,四季發財,事事如意,好運連連!幾戶下來,大家自然就成了云中仙子,個個神采飛揚,走路左腳搭右腳了。
東源人喜歡喝紅薯酒,因為它還有強身健體,驅風散寒,滋陰補腎,通筋活血之功效。很多人還根據自己身體的需要采些草藥配上枸杞,當歸等中藥浸在紅薯酒中,過一段時間每餐喝一小盅,效果很好,所以世代流傳至今。
◆責編:梁欣 黃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