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方承載著歷史與文明的古老土地,哺育了象劉鳳誥、李有棠、李有芬等聞名中外、響徹青史的優秀人才。
在上栗縣赤山鎮大寶山上聳立的高塔——拱辰塔。赤山鎮中心衛生院居其塔下而拱之,以 “厚德行醫、精誠敬業”傳古至今,千古以來拱辰塔下踐初心,杏林春暖千萬家,贏得人民群眾普遍贊譽。
赤山鎮中心衛生院創建于1953年,是一所綜合性中心衛生院,承擔赤山鎮及周邊地區10余萬人的醫療、保健任務。醫院分設住院部、門診部、樓下分院,現有職工155人,在編職工64人。副高職稱4人,中級職稱30人。
56年救死扶傷,56年激情執著,一代又一代赤醫人,恪盡職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精湛的專業技術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打造出赤山周邊十萬群眾的健康護衛艦。
黨建引領 一路高歌
加強醫院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醫院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性地抓好黨建工作,一路高歌促進衛生事業的逢勃發展。
通過“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黨員模范崗”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引領作用,做到重要崗位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應急事件有黨員。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具有領導能力的復合型黨員人才大膽提拔使用,形成提拔一名黨員、樹立一面旗幟、帶動一片員工的生動局面。
持續8年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持續3年開展志愿“留守兒童”扶貧助學活動,開展義診送醫送藥進社區、進學校、進敬老院活動,幫扶資金及物資共計30萬余元,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同期聲 羅壽蘭】我是赤山鎮黃花村村民羅壽蘭,93年的時候我在炭棚做事被瓦斯爆炸燒傷,受了傷,賺不到錢,家庭比較貧困,當時我在赤山住院時,赤山衛生院發現了我的家庭情況,赤山醫院從2012年發現我的家庭情況起,一直幫扶我到現在,包括我本人的身體,小孩、妻子等都幫助了很多,現在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赤山中心衛生院的領導還是堅持幫扶我到現在,本人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
護衛健康 不懈追求
健康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醫療質量是醫院的生命線。以人民為中心,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堅持合理用藥、合理檢查,按病種收費、設定次均費用等舉措,降低醫療費用,最大限度的解決了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
實行首問首診負責制和“一站式服務”,加強與患者溝通及出院后隨訪,一周隨訪率100%。
不斷強化隊伍建設,加大人才的培訓力度。近幾年來共選派了60余名醫務人員到省市級醫院進修專業技術。全院的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
奮力開拓 鑄造專科
在這里,管理是一種藝術,創新是一種習慣,奉獻是一種責任,真誠是一種態度,他們以技服人,用心服務,為患者帶來希望的曙光。在做好基本醫療的同時,醫院大力發展特色專科建設。
兒科成立于2010年,現有8名醫生,床位30張。年接診量為9800人次。兒科的成立,為赤山鎮及周邊地區的老百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專科服務,既節約了費用,又減輕了上級醫院的壓力。2017年又成立了兒童保健科,不打針、療效好的小兒推拿治療、穴位貼敷等備受小孩的青睞。隨著專科建設大力投入及深入推廣,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中醫理療科成立于2013年,開展了中藥熏蒸、穴位療法、牽引療法、電子治療儀、中頻電脈沖治療、磁療、針炙等服務項目,對于頸肩腰腿疼、中風偏癱、風濕關節炎、胃病等治療均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特別是2018年將中醫科醫生派往到江西省中醫院進修了康復、疼痛等項目,并逐漸將新技術應用于臨床,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中醫服務得到患者的好評。
【同期聲 理療患者】我是聽人家推薦來的赤山中心衛生院,說赤山醫院理療科治手腳痛很好,之前我就知道但是一直怕痛,怕扎銀針,這次聽人家說很好,我們屋場幾個人都在這做了,我之前走路腳抬不起,走兩步就腳痛,上、下樓梯都不方便,扎了六天銀針后效果很好,上樓已經沒問題了,今天都是走路過來的,這六天我還吃了中藥,扎了銀針,拔了火罐,醫師的態度也很好,環境也很好,對于赤山醫院的理療,還是很有認識很好。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閆樹江一行在醫院調研時對中醫理療科給予了高度評價。
葉茂于根,水深于源。優質的服務,精湛的技術獲得滿意的效果。連續6年業務量穩中有升,2019年我院業務收入2233萬元,門診人次81465人,住院人次8531人。總業務量與去年同期比增長21%。
2017年榮獲全國滿意鄉衛生院稱號。2017年至2018年連續兩年未發生醫療糾紛。2015年-2018年,在上栗縣開展醫院服務質量提升活動中連續四年獲得第一名。
風帆已高揚,起航勢破浪。在縣衛健委的正確領導下、赤山鎮中心衛生院在梁海峰院長一班人的帶領下,將繼續秉乘醫道,救死扶傷,猶如一輪噴薄欲出的紅日,一列風馳電掣的快車,正以無限的活力與激情,譜寫一曲又一曲造福桑梓的新篇章。
來源:昭萍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