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九”“久”諧音
重陽節寄托著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因此也叫“老人節”
自古以來
重陽節就有著諸多美好的習俗
賞菊
重陽節古來又稱“菊花節”
菊花是長壽之花
又是文人筆下凌霜不屈的象征
農歷九月,菊花盛開
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的習俗之一
飲菊酒
菊花酒
一直被看作
重陽必飲、祛病祈福的吉祥酒
古時,菊花酒
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所釀
九月九日這天
采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
和糧食一起釀造
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
登高望遠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
此時登高望遠
心曠神怡,健身祛病
此外
“登高”也有“高升”“高壽”之意
因此為人們所推崇
插茱萸
茱萸是一種茴香科植物,香味濃
有祛寒、止痛、驅蟲等功效
重陽之時,茱萸開始成熟
為辟惡氣,抵御初寒
古時,人們有
“折其房以插頭”的習俗
放風箏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
紙鷂就是現在的風箏
廣東、福建等地
一直保留著重陽放風箏的習俗
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
制作起來較隨意
沒有固定的方法
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
用“吃糕”來代替“登高”
歸寧父母
舊時,重陽節也叫“女兒節”
凡有女兒已經出嫁的人家
都會準備名酒和糕點
在九月初九天明時迎接女兒回娘家
這便是“歸寧父母”
敬老
1989年
我國將重陽節正式定為
“老人節”“敬老節”
傳統的重陽節
被賦予了新的涵義
2012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明確規定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人節”
這一節日的設立
可謂重陽節文化價值的現代體現
從遙遠的傳說
到重陽的新意
傳統節日的意義
就在于對美好生活的傳承與盼望
在這里祝愿大家
重 陽 快 樂 !
來源:央視一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