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剛剛結束的全省教育大會上,縣委副書記、縣長利軍榮獲全省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積極貢獻個人;縣教育局榮獲全省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工作積極貢獻集體。
教育興則人才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文教昌盛、人文薈萃的上栗,孕育出江南才子劉鳳誥、音樂家喻宜萱、原西安交大校長彭康、原國家教育總督學柳斌等一批批文化名人;涌現出“全國模范教師”劉錫全、“全國三八紅旗手”邱菊清,“江西省最美鄉村教師”王月萍等一個個優秀教師典范;獲得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縣(區)級示范性青少年校外場所”、第四屆“曹燦杯”全國青少年朗誦大賽萍鄉賽區最佳組織獎、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全省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全省三項文化教育活動先進單位、全市高考優勝單位等多項沉甸甸榮譽。
▲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視察上栗中學勝利校區
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施教育強縣戰略,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強化頂層設計,制定出臺《上栗縣實施教育強縣戰略五年規劃(2018-2022年)》等綱領性文件;堅持把教育列入縣委、縣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建立縣級領導、部門單位掛點幫扶學校制度,通過上下聯動凝聚教育事業發展合力,及時幫助解決學校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成立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及其日常辦事機構,任命正科級縣政府教育總督學,財政投入60萬元教育督導經費,加強教育督導與監督,落實依法治教,努力營造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教師節慶祝活動
推進教育現代化,需要加快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決策和統籌安排下,各部門、單位勇擔責任,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形成了教育工作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縣發改、財政等部門優先考慮教育發展,按時足額撥付教育經費,生均公用經費達到省定標準;縣編辦、人社局等部門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師編制管理與招聘機制,不斷充實師資力量,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快教育事業發展;縣自然資源、住建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提前介入、主動服務、狠抓落實,積極貫徹教育優先原則,全力保障教育建設用地;縣公安、交警、市場監督、文化等部門加大學校和學校周邊巡查檢查執法力度,不斷優化教育發展環境。
▲縣委書記肖妮娜慰問教師代表
▲縣委書記肖妮娜為考取北京大學的學生送錄取通知書
便利齊全的基礎設施、優美的校園環境,是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硬件要求。上栗縣加大教育投入,不斷補齊學校基礎設施短板。換屆以來,鄉鎮為學校建設征地1000余畝,投入近3000萬元用于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改造學校114所,擴建學校15所,整體搬遷學校2所,拆除危房0.9萬平方米,新建校舍2.8萬平方米,整理運動場13個,完成100所學校的飲用水和廁所改造工作。有序推進重點教育項目建設,投資3.7億元的上栗中學勝利校區和投資2600萬元的縣中心幼兒園項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投資6000萬元的鳳華實驗學校和投資2億元的金水河實驗學校已投入使用。
▲縣長利軍到學校檢查指導工作
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助教為樂。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定期到中小學校走訪,看望慰問教師,關心學生成長成才,并以慶祝教師節為契機,表彰和獎勵一批教育先進單位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縣直部門和駐縣單位擠出500余萬元工作經費,積極幫助學校改善辦學條件。2018年以來,全縣教育系統共投入教育扶貧資金150余萬元,提出“黨建+扶貧”的黨建工作模式,確保無一個適齡兒童因貧失學;實行教育資助全覆蓋,全年發放教育扶貧資金707萬元、7295人次受到資助,另有1156名大學生獲得生源地貸款926.2萬元,發放高中免學費資金504.88萬元;社會捐資助學蔚然成風,上栗仁泰教育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共發放獎勵資助金234.2萬元。同時,成立留守兒童之家159個,讓全縣4847名留守兒童留守不孤單。
▲上栗中學勝利校區效果圖
▲縣中心幼兒園效果圖
▲東源鄉中心小學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目前,全縣學前一年入園率達92.6%,學前三年入園率達到90%,小學、初中入學率達100%,義務教育鞏固率小學為100%、初中為99.63%,實現了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教育提升發展。2018年,全縣高考二本上線1385人,上線率46.2%,其中一本上線416人,錄取北京大學1人,空軍招飛錄取4人;在參加各級各類教師基本功比武和優質課評比中活動中,獲國家級一等獎2人次、省級一等獎5人次,栗江小學學生陳光軍獲全國“曹燦杯”朗誦大賽金獎,上栗中學學生黃亞玲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41所獲評第二批市級文明校園。
▲縣仁泰教育促進會助學金發放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上栗人正在踐行“向上向善、自立自強、開明開放、求新求變”的上栗精神,以時不我待的干勁奮力書寫上栗教育強縣的新篇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