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發自肺腑的贊譽,是對家鄉巨變的由衷認可;一條條情真意切的建議,是對家鄉事業的殷殷祝福;一聲聲擲地有聲的承諾,是對家鄉騰飛的行動支持;一場場見證初心的屋場訪談,激蕩起同心實干的磅礴力量……歲末年初,在全省“三請三回”暨“三企”入贛助推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招商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引下,一批批鄉友、校友、戰友紛紛回到上栗,以實際行動推動項目落地、資本回流、人才回歸,在深化和拓展鄉賢互動,助推經濟強縣、文化名縣、宜居美縣建設的道路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引領人才回歸,“三請三回”打造高端智庫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我們熱忱邀請廣大鄉友、校友、戰友多回來聚一聚、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家鄉的酒,吃一頓家鄉的飯,敘一段家鄉的情。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上栗的‘三請三回’活動一定會取得顯著成效,建設經濟強縣、文化名縣、宜居美縣的目標一定能夠加速實現!……”2月2日,在上栗縣“三請三回”鄉賢代表座談會暨上栗人才發展研究院成立大會上,上栗縣委書記情真意切地向長期在外打拼的“游子”們,發出深情召喚。
在大年二十八日,全縣廣大群眾均進入“過年模式”的時候,上栗縣委、縣政府為何還要抓緊時間舉辦鄉賢代表座談會,以現場觀摩項目建設、觀看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專題片、舉辦餐敘活動等方式,隆重舉辦“三請三回”鄉賢代表座談會暨上栗人才發展研究院成立大會?上栗縣委書記肖妮娜坦言:“高規格舉辦鄉賢互動會議并成立上栗人才發展研究院,目的是通過‘三請三回’活動,搭建好項目引進和資智回流平臺,著力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綜合效益好的重大項目,凝聚一批上栗籍的高端人才和實用人才,為推動上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觀摩上栗中學勝利校區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肖妮娜介紹說,上栗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鄉賢互動和人才工作,2016年縣鄉換屆以來,上栗縣以“聚鄉情、搭橋梁、謀發展”為主題,在走訪大量上栗籍鄉賢和優秀人才代表的基礎上,連續2年舉辦了鄉賢互動活動,并成立了上栗人才發展研究院上海、深圳聯絡站,引導和鼓勵上栗籍在外優秀人才為上栗創新發展、轉型升級貢獻智慧力量。一系列的活動,不僅展示了上栗的家鄉情懷、上栗的精神面貌、上栗的發展信心,還為上栗深化和拓展“招商引資推進年”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百舸爭流、不進則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奮進的上栗希望得到全縣鄉親鄉友的鼎力支持,期盼吸納更多的人才來上栗投資興業、有更多的項目落戶助力發展。”肖妮娜表示,“我們將建立完善人才信息數據庫和招商項目數據庫,搭建好‘資智回歸’平臺,在加速園區建設、強化科技和金融支撐、提供政策扶持、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務,確保項目和人才引得進來、留得住、發展好。除此之外,我們將著力做好首屆全縣人才年會、開辦‘栗江論壇’、舉辦上栗中學80周年校慶等重點工作,組建文化、醫療、金融和規劃等專業委員會,發揮好上栗人才發展研究院的集聚效應,鼓勵和引導上栗籍人才通過總部回遷、項目回移、資金回流、智慧回引等方式回鄉創新創業,助推上栗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在外闖蕩愈久,對家鄉思念愈深。看到家鄉飛速發展帶來的全新變化,我們倍感歡欣鼓舞,也更想為家鄉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來自深圳振業集團的張光柳先生說,“設立上栗人才發展研究院,并在深圳和上海設立聯絡站,這是上栗縣委、縣政府拓展引才渠道、延伸服務窗口、搭建合作平臺的重要舉措。能夠擔任上栗縣首任人才發展研究院院長,我倍感榮幸又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將以鄉情為紐帶,廣泛聯系上栗籍在外人才,為家鄉招商、引資、引智牽線搭橋,為家鄉發展集聚更多的智慧和資源!”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2018年,上栗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總收入再攀新高,工業用電量增速、新增規上企業數量均位列全市第一,園區稅收連年實現翻番,榮獲全省科學發展綜合考核評價先進縣、全省第三屆營商環境優化縣等10余項省級以上榮譽。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縣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深切關愛,離不開鄉友的大力支持。”上栗縣委副書記、縣長利軍表示,“當前,贛湘合作試驗區已從藍圖變實景,高鐵經濟樞紐從概念上升為決策,鄉村振興由戰略轉化為行動,上栗發展入日方升。我們深信,伴隨著‘三請三回’活動的不斷深入,有眾多鄉友、校友、戰友為上栗發展指點航程、牽線搭橋、搖旗吶喊,上栗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加速資本回流,“三請三回”服務鄉村振興
“一個靠種毛豆維持生計的小山村,全年接待游客能達到80多萬,這個成績浸透著汗水,的確來之不易。我認為,要持續提高雞冠小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必須在增強小鎮文化底蘊和文化特色上下功夫,真正讓小鎮釋放新活力,才能帶動周邊群眾致富……”2月7日上午,部分雞冠山鄉籍的在外鄉賢在駐鄉縣級干部和鄉鎮黨政負責同志的引導下,實地踏看雞冠小鎮里的民俗文化館和相關景點,并為小鎮高速發展提出不少極具操作性的真知灼見。
雞冠山鄉鄉賢觀摩“六個一”特色小鎮
農業、農村、農民,歷來是黨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于打造美麗江西的“上栗樣板”,自2017年起,上栗縣委、縣政府創造性推出鄉鎮“六個一”工程(即:一個加速產城融合特色小鎮、一個和諧宜居的特色集鎮、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美麗鄉村、一條景觀宜人的綠色示范帶、一個守護鄉土鄉魂的民俗文化館、一個助推產業興旺的花炮名企)。2018年,上栗縣對鄉鎮“六個一”工程進行了微調,在繼續實施一個特色小鎮、一個特色集鎮、一個美麗鄉村、一條綠色示范帶的同時,在每個鄉鎮新推出一個礦山修復點、一個文體小廣場等新項目,不僅獲得了省財政的專項扶持,還讓廣袤農村煥發出勃勃生機。
上栗鎮“三請三回”鄉賢代表座談會
致力于展示全縣農業農村發展成果,虛心聽取在外鄉賢的建議意見,在2月3日至2月8日期間,上栗縣各鄉鎮組織了近200余名返鄉鄉賢,深入城鄉各地進行了現場觀摩。廢棄礦山治理,還栗水河一泓清水;斑竹山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讓沉寂了90來年的山村變成了紅色“井岡山”;享譽全國的秀美幕沖、守護鄉土鄉魂的美麗蓮池塢、串點成片的綠色示范帶、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的文體廣場,讓鄉賢們留下深刻印象。每到一處,鄉賢們為家鄉的變化倍感欣慰,為干群的砥礪奮進而備受鼓舞,并發自肺腑的為家鄉變化、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
桐木鎮“三請三回”鄉賢代表座談會
“一路走、一路看,我們看到了初具雛形的經濟強縣,看到了秩序井然的城鎮、鐘靈毓秀的美麗鄉村,看到了家鄉的路更寬、燈更亮、人更美。這次回來,我看到了許多貧困戶都搬進了新房子,聽說縣委、縣政府一次性增投7000多萬元用于貧困戶家中房屋改造,這是真正的以民為本。特別是在我們赤山,我看到了劉鳳誥故居已經煥然一新,這充分說明縣鄉領導看到了文旅融合發展的廣闊前景,我為家鄉發展而自豪。”在上栗縣赤山鎮組織的鄉賢觀摩活動期間,返鄉鄉賢潘金文如是說。
赤山鎮鄉賢觀摩幕沖村美麗鄉村建設
在長平鄉舉辦的鄉賢座談會上,塘上籍鄉賢楊彰謙則表示:“得益于黨的好政策,得益于上栗人民的無私幫助,我在家鄉賺到了第一桶金。目前,我在外地從事房地產開發,每次回來感受都不一樣。我們長平是一個農業鄉、生態鄉,我計劃在家鄉,在塘上村投入1000萬元,用于墾荒種物、規劃開發獅嶺生態園。家鄉哺育了我、富裕了我,我有信心、有義務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長平鄉“三請三回”鄉賢代表座談會
入戶貼心懇談,“三請三回”推動項目落地
“李總,新年好,給您拜年來啦。感謝您全家對楊宣公路征地拆遷工作的支持,關鍵時刻起了帶頭作用,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了全部征拆任務……”2月8日上午,長期在海南工作的鄉賢李希丙萬萬沒想到,東源鄉的黨委書記、鄉長在春節期間會聯袂來到家里,專門給自己拜年。從感謝家人支持項目建設,到匯報鄉里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再到鄉里招商引資的方向、脫貧攻堅產業扶貧計劃,親切的鄉音、質樸的話語迅速拉近了距離。
東源鄉走訪“鄉賢”人士
“這個春節,我們一直在走‘親戚’, 書記、鄉長一起專程登門拜訪返鄉過年的在外鄉賢。”東源鄉黨委書記付林介紹說,“‘三請三回’活動為我們搭建了鄉賢互動的新平臺,究竟是集體座談,還是一對一的拜訪,我們一致選擇了后者。我們認為,通過一對一的拜訪,在鄉賢家里召開‘屋場貼心會’,向鄉賢和群眾面對面的報告工作,更能讓大家了解全鄉的工作,更能得到他們的支持與理解。雖然累點,但效果很明顯,在這幾天的走訪中,我們已經收集到了一些精準招商的線索,也為2019年的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金山鎮“三請三回”鄉賢代表座談會
與會鄉賢觀看楊岐鄉(墾殖場)2018年度
工作展示片
“近年來,上栗的招商引資工作在京津冀、北上廣、長株潭、珠三角等發達地區鄉賢的幫助下,取得了顯著成效。自2016年以來,我們先后舉辦了新能源汽車(北京)投洽會、電子信息產業(深圳)推介會、贛湘合作試驗區上栗產業園(長沙)投洽會,依托鄉賢引進項目70余個,總投資280余億元。”上栗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廖宇波介紹說,“今年,我們積極落實‘三請三回’活動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鄉賢互動活動,通過這種面對面宣講政策、心貼心征求意見、實打實推進項目、點對點破解難題的方式,已經征集到鄉村發展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議70余條,搜集精準招商線索90余條,這預示著2019年,我們的項目建設工作將迎來新的豐收年。”
福田鎮鄉賢觀摩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
邊塘老屋里自然村
彭高鎮2019年“三請三回”座談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