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縣福田鎮連陂村彭建云,他通過自已勤勞的雙手創業,自力更生,用自強的小“杠桿”撬動明天的大幸福,他那種從“要我富”到“我要富”的奮斗熱情,感染著更多貧困戶奮發向上。
73年出生的彭建云,初中畢業后一直做泥工到成家立業。一家四口,小日子也過得快樂安康。2005年,彭建云忽然感覺身體有點不好,到醫院一檢查,原來肝臟出了問題,后引起胃穿孔,一場大病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的積蓄,而且債臺高筑,幾乎失去了勞動力,只能做點輕松的家務活,全靠妻子做點民工維持生計。2014年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經過幫扶人員的不懈努力,不斷多次深入與彭建云溝通,不斷鼓勵他靠自己雙手脫貧致富。他改變了“等、靠、要”的思想,決定靠勤勞雙手奮斗,意志堅定要摘掉貧困戶帽子。2017年11月,他通過市場調研,選擇了甲魚養殖,將自家的農田改建成甲魚養殖塘。幫扶干部得知這消息,決心大力支持彭建云的產業發展,幫助他申請免息貸款5萬元。經過一番努力,他放養甲魚苗4萬元,養殖甲魚水面面積達4畝,總投入近7萬元。技術上有些不懂的就上網查,找農技人員學,他還參加過縣創業培訓10天。由于生態土長甲魚生長期為二年以上,估計今年年底能創收4萬元。
感覺到明天的美好,彭建云信心倍增,也意識到勤快的重要性,他說: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沒用,政府能幫我們到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剩下他要靠自己讓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2019年購買了三輪車,利用養甲魚空閑時間,帶領貧困戶彭正華一起,承包連陂村垃圾拖運,承包費用達到一年十萬兩千元。
如今他信心很足,覺得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彭建云笑著說,感謝共產黨的好政策,感謝新時期扶貧的好待遇,感謝幫扶責任人。他說,自己脫貧后會把貧困名額讓給更多有需要的人,他愿意和政府一起幫助許多像他一樣困難的家庭。創業增訓后,他準備擴展養雞,養竹鼠,帶動附近三戶貧困戶一起發展產業,帶領他們一起脫貧致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