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熱的詞兒非“地攤”莫屬,平日東躲西藏的卑微存在竟然上了好幾次熱搜,大家伙兒聊得很起勁,一瞬間恍惚覺得全民擺攤的時代要開啟了!
瞧,在機智網友 @青紅造了個白 的巧妙PS中,蜘蛛俠賣起炸雞腿、炸雞柳,雷神忙活麻辣串,鋼鐵俠對標烤串兒,洛基快快樂樂擺起算命攤,滅霸不種田了改行烤地瓜,最絕的還是奇異博士,千辛萬苦搞來的功夫都用在了揉面團、炸油條上,妙啊。
以及,韓國四大公共財產之一孔劉擺的攤兒,你會天天光顧嗎?
別小瞧這件事,如果你也想在地攤經濟中分一杯羹,要籌劃的事可不少,其中之一便是你的擺攤工具。說簡單也簡單,地上鋪塊布就可以營業,但講究一點的話你可以參考下列升級版。
擺攤1.0
——三輪車,最經濟實惠的選擇,不吃虧也不上當
擺攤2.0
——面包車,我家車門常打開,tony老師等你
擺攤3.0
——五菱售貨車,就像人家公眾號標題所寫:地攤經濟的正規主力軍!
擺攤4.0
——侉子少見,京A侉子難得一見
除了工具車,地攤江湖秘笈也迅速搶占市場,擁有它們,你將抓住真正的紅利期,就像當年的公眾號一樣。
輕松一下,話說回來,擺攤兒這件事真的很迷人。它包羅萬象,只要合乎規定,你賣什么都可以,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應俱全;它富于靈性,形式多變,不管你的攤位大小、簡樸奢華,只要人在攤在,這城市仿佛就會給你一席之地;它有煙火氣,是市井與街角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風景與慰藉;它也有人情味,來去身影幾何,腳步停下就可以問候一句,脾氣對了還可以嘮嘮閑嗑。
設想,當家居博主出來擺攤兒,會是怎樣的情境?基于這點,我們特別采訪了七位生活家,看看他們都想要賣些什么,關于地攤有哪些故事可以講,我們一起來看看~
淘寶店主 / 喜歡規律、充實的生活方式
我16歲跟著父母擺地攤,在路邊賣炸臭豆腐,白天上學被同學認出來,還會被嘲笑。我臉皮厚,完全無所謂。后來再幫家里人擺早飯攤,4點多就起床,擺到7點多再去上學,我爸和面,我媽包,我搟皮,到現在我的搟皮速度還是非???。再后來自己擺地攤發家致富走到今天。
如果現在讓我擺地攤,我會售賣當季的農家產品。沒租金、成本低,吃的東西也騙不了人,品質有了,自然回頭客多,只要你每天在同一個位置,時間長了就能成為隱型的招牌,接地氣,有溫度,能賺錢,也能收獲一波客戶。以我的經驗,地攤最重要的是干凈,其他都沒有這一點重要,其次是擺攤者的態度,不管別人買不買,都要笑相迎,不然你擺的再好看也沒用。
這事兒能賺錢,但是很苦,能看盡人生百態,對你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會有很大的觸動和改變。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看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我還是蠻喜歡擺地攤的,每天會有不同的人來,年紀、長相、經歷都不一樣,有時候還會跟你聊天,挺有意思的。
# 家里最具雜貨感的一角
淘寶店家(技能點是設計、畫畫和陶藝) /喜歡充實忙碌卻可以自我安排時間的生活方式
地攤與超市、商場相比,總有些新奇的物件,讓人有一種想要探索的欲望。偶爾我會去逛有規劃的市集,大家都會拿出自己的閑置、手作,又或者是到處收集來的小物件和自己做的甜品、點心,每次去都收獲滿滿。在記憶中,還有另一種地攤,比如老奶奶自家的香蕉,大叔山上采的小野果野菜,還有各種小商品。感覺地攤就是自在地尋寶。
吞吞逛過的市集
如果我來擺攤的話,也許會賣一些小玩意,像是DIY的瓷器、擺件、器皿。因為我自己喜歡這類東西(主要是家里有點太多了)。至于銷售技巧,不如來一段跑調的歌兒(笑)?想象中,攤位干凈、整齊就好,也許只用一張布料,在上面把物件整齊碼上就ok了。希望小可愛們是地攤的主角兒。
吞吞的收藏和手作
# 家里最具雜貨感的一角
獨立攝影師、民宿主理人、 貓咪甜品店店主 / 喜歡有趣且自由的生活方式,生活就是要步履不停
在我這里,地攤兒有五大關鍵詞:熱鬧、夏日、散步、冰品、雜貨。對地攤兒(天津人一定要加個兒化音)的記憶總是跟夏日密不可分,晚飯后,天開始暗下來,就會期待去街邊地攤溜一圈,雖然每天遇見的都是同樣的攤位,但還是會不厭其煩地逛一圈又一圈。
家門口的夜市里,總會有套圈的地攤,到那兒拿一把圈圈(大約20多個),氣勢洶洶地想要把最后一排的大娃娃套上,有人套圈的時候,旁邊總會有一群看熱鬧的人跟著遺憾、唏噓,好不熱鬧。
地攤里必不可少的當然還有各種小吃,吃完一樣再看到另一樣,總感覺還可以再吃一點。最火的就屬刨冰攤位了,夏天大概沒有辦法抗拒冰品了吧,傳統的老味刨冰都要排很久的隊才能買到。
記憶中擺地攤的人群中有一個老奶奶,占著一個很小的位置賣花,她旁邊還趴著一只狗,年紀也不小的樣子。每次我經過,都會買一束花走,老奶奶也都會對我說聲謝謝。這個攤位讓熱鬧且炎熱的夜市多了一絲清爽。
蔥蔥的居家日常
自己擺攤兒的話,我會賣些手作小物和小零食吧~手作小物是獨一無二的、能代表個人特色又會吸引眼球的東西,小零食就是很接地氣,有回憶感,感覺會賣得比較好~到時候用小學的小書桌當桌子,用小鐵盒和牛皮紙來裝飾,拿小帆布袋給大家自選商品,自動吹泡泡機吹著泡泡,滿滿都是回憶的感覺。
# 家里最具雜貨感的一角
作家(種菜的) / 喜歡種花種菜、做植物手工和自然簡單愉悅的生活
在龐各莊住的時候,那里有一個鄉村大集市,你能看到最新鮮的時令蔬菜,都是農民自己種的,雖然樣數不多,每家就三五樣,但那個市場卻能讓人逛著不煩、不累。只要從頭到尾逛過一遍,你就能基本了解,我們的餐桌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廚花的田地
蔬菜花藝
如果我擺地攤,可能也會賣點菜吧,沒辦法,最近收獲太豐盛了,根本吃不完哈哈。吸引人的方式也是DIY,我會做一個蔬菜花藝的裝置,用大片芥菜葉子、樹枝、各種蔬菜花做出有趣的造型,讓人一看就知道我是賣什么的。
#家里最具雜貨感的一角
淘寶店主 / 愛好收集器皿,喜歡和貓咪在一起的廚房生活
六月天,移動地攤的美味水果撈,是抹不去的夏日記憶。冰鎮西瓜很清甜,葡萄干又酸得恰到好處,最最最特別的是里面的花生仁,軟糯香濃,來上一大杯,真的美味到心坎里。
吃過水果撈,就會念念不忘,以至于一提到夏天,就會自動關聯到這樣的美味。如果自己擺地攤,我當然會賣自己也喜歡吃的~比如芋圓仙草凍,冰鎮清涼的仙草凍,配上Q彈的芋圓,傍晚或者夜里來上一碗, 真是讓人踏實的美味呀!到時候一定要寫一張看起來就【超好吃的】 海報 !請大家來嘗一嘗 !
# 家里最具雜貨感的一角
梵幾電商運營經理 /喜歡自然系的生活方式,養植物,去農場,去露營
關于地攤,印象最深刻的是宿舍樓下的跳蚤市集。每到大學畢業季,校園里就會非常熱鬧,還未畢業的學生,能在那兒用很少的錢買到想要的東西。舊物拋售一空,就像一次盛大的告別。從那之后,陸陸續續的離別便真正開始上演了。
如果擺地攤,就賣鄰居自制的涼面、海鮮和果醬吧(因為實在太好吃了)!用天幕搭起來一個空間,用復古的cargo bike三輪車來做操作臺,小桌子、小椅子也擺上,這樣就能擁有遮風擋雨又酷酷的攤位了。大家可以坐在天幕下吃吃喝喝,我也能幫鄰居做做推廣,同時這也可以作為讓社區更有活力和溫度的契機。其實,賺不賺錢無所謂,主要得跟上潮流。
# 家里最具雜貨感的一角
自由職業、設計師、攝影師 / 喜歡手工、花藝和宅在家里
大學的時候在宿舍樓下擺過地攤,那時候每個周末去荷花池(成都的批發市場)進貨,文具啊雜貨啊什么的,為了賺點零花錢大家真的很拼,但下課后和同學一起擺攤的回憶也很有意思.
新聞出來后,瞬間感覺這可能會成為一項時尚的生活方式,所以還猶豫什么,下班之后拉上好朋友一起去擺攤吧!如果在成都,我想賣涼粉,哈哈哈哈哈,我老公家里的涼粉超級好吃!給地攤取一個很瓜(傻)的名字,自己開心大家也快樂!擺攤這件事,我覺得業績主要是看你有沒有親和力,是不是愿意和路人交流,大家應該都喜歡親切的地攤主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