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連綿,寒風陣陣。貧困戶的生活牽掛著幫扶干部的心。11月20日下午,縣委書記肖妮娜、縣長利軍分別深入上栗鎮萬石村、桐木鎮楚山村,看望村里的結對幫扶對象。
“肖書記,我們全家都想請你吃個飯”
“哎呀,書記來哩。快請坐,快請坐。”下午4點03分,剛一走進幫扶對象謝國良的家門,老謝就熱情的打起了招呼。
現年71歲的老謝是萬石村的貧困戶,老伴也已有65歲。44歲的長子謝玉華和小兒媳吳水波均因先天性智力低下,毫無勞動能力。孫子、孫女都還在上小學,整個家庭的重擔全都落在41歲的小兒子謝玉祥肩上。2016年起,縣委書記肖妮娜成為了他家的幫扶人。2年來,在縣、鎮、村三級的幫助下,老謝一家發生了顯著變化。
“天開始冷了,來看看你們。兩老身體還好冒?晚上蓋得還厚么?這次來看看,家里的變化還是蠻大哈。”一走進老謝的家門,肖妮娜一邊親切的與老謝打招呼,一邊走進房間、廚房,查看被子厚不厚,米缸滿不滿。
“好,好,好,一切都好。廚房和衛生間都搞了改水、改廁、改灶。屋里一樓、二樓都搞完了裝修,欠了點賬,我們能還上,不成問題。你看,幫扶組還送來了3個新衣柜。”老謝一邊陪同肖妮娜參觀,一邊熱情的介紹著家里的變化。“房子搞完裝修,孫子、孫女高興得都跳起來。要不是書記的幫忙,這樣的日子,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我們家玉祥說,家里有變化多虧了大家的幫助,所以他也要回報社會,成為了一名志愿者,都參加了2次志愿活動哩。”
“哎呀,聽你這樣一說,我特別的高興。”肖妮娜高興地說,“我們常說扶貧扶志,你看心態一變,腰桿也直了。能夠懂得感恩,去參加志愿服務,去幫助那些同樣需要幫助的人,我打心底感到欣慰。”
“書記,要不是你勞心費力,我們的日子真的過不下了。房子搞好了,吃住不成問題了,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老婆子我也感到舒服。”謝國良的妻子眼含熱淚地發出邀請,“書記,我們全家都想請你吃個飯,請你一定要在家吃個飯。”
“吃飯就真的多謝了,我等下還要去看看其他幫扶對象。看到你們日子變好了,比吃啥都香。房子搞好了,就一定要弄得干干凈凈、清清爽爽。欠點賬不用擔心,這日子一定一天比一天好。”從謝國良家辭別后,肖妮娜又在縣委辦、上栗鎮有關負責同志的陪同下,專程看望了村里的貧困戶陳孝德、伍春耀、張文喜,并叮囑鎮、村干部要時刻關心他們的生產生活,齊心協力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縣長請放心,幫助他們就等于幫助自己”
“老人家,我叫利軍,是你家新增的幫扶人。今天來看看你,了解了解情況,也好有針對性的進行幫扶。”當日下午,縣長利軍在縣委常委、縣委農工部長易冬梅等人的陪同,來到所掛點鄉鎮的楚山村,看望了村里的深度貧困戶鄧耀蘭、曾昭根家庭。
“哎呀,我一個七老八十的人了,還總害得大家牢心費力,真的蠻慚愧。”在鄧耀蘭家中,利軍給他送上了牛奶,仔細查看了他的居住環境,并與其親切交談,了解他的生產生活狀況。
“你這種品行真令人動容。孩子讀書,享受了教育扶貧政策嗎?”得知鄧耀蘭雖是貧困戶,還始終堅持獨自供養著2名孤兒上小學的情況后,利軍由衷向他致敬,叮囑他一定要好好保養身體,并表示將全力提供幫助。
曾昭根和兒子都屬于精神病人,因病致貧讓全家陷入困境。為了救治他們,曾昭根的60多歲的老父親,常常要輾轉于離家40公里外的福田和萍鄉取藥。在走訪中,利軍一邊了解曾昭根一家的政策落實情況,一邊立即與有關部門對接,當場聯系家庭醫生解決了他家的取藥難問題。
“你企業一年產值多少?設立這扶貧車間,一共安排了多少貧困戶?他們主要從事什么工作?勞動強度強不強,身體吃不吃得消?每月能領到多少工資?”在上栗縣珍友煙花壓模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利軍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扶貧車間的運行情況,走進車間和倉庫看望了工作中的10名貧困戶,并查看了庫存情況,翻閱了貧困戶的工資表。
得悉企業從以前的鞭炮廠,成功轉型為新材料加工企業后。利軍一邊向企業負責人吸納貧困戶務工表示感謝,一邊勉勵企業做大做強,注意安全與環保,積極向規模以上企業靠攏,爭做轉型升級的榜樣,助力脫貧攻堅的表率。
“縣長你放心,我們的企業,發展全靠黨的好政策。盡管這些年生意不好做,但我們有良知、有擔當。眾人拾柴火焰高,幫助他們就等于幫了自己。”
當天,利軍還前往長平鄉流江村和楊岐鄉黃沖村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綜合:桐木鎮
請輸入驗證碼